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 >> 正文
王海城:模板复制技术与战国铜镜设计丨“博望论坛”学术讲座第254期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1日 08:33 作者:王海城教授 点击量:


        主讲人介绍:王海城,北京大学考古系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博士,现为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艺术史系Mary and Cheney Cowles讲座教授。长期致力于早期中国考古、艺术史与音乐史研究,特别专注于中国青铜时代与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

        讲座概要:本次讲座将介绍王海城教授对模板法技艺千年演变的重要研究。该技术最初用于在壶、鉴、鼎等青铜器上装饰交缠龙纹,后迅速扩展至乐钟、铜镜及图像纹铜器的制作领域。

        讲座将梳理从公元前7世纪至西汉时期纹饰复制技术的发展脉络,重点探讨公元前5世纪曾国考古发现所体现的传播与创新。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公元前五世纪,侯马作坊在生产流程中实现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新:工匠们通过将阳纹印纹片精准安装于镜模之上,并采用纹饰单元平铺工艺制作二代模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开创出独立的铜镜装饰体系。战国铜镜虽在技术上渊源于容器与编钟的铸造传统,却凭借此项突破性的工艺变革,最终开创出独具特色、自成一格的设计范式与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