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实验室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动态 >> 正文
“历史·艺术·技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0日 08:26 作者: 点击量:

为保护、传承丝绸之路沿线珍贵文化遗产,交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理念、新方法与新技术,10月3日至10月6日,由我校文化遗产学院、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C-CHE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教育专业委员会、敦煌研究院,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文化遗产署亚赫约·古洛莫夫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科学院国家考古中心、科学院国家历史博物馆、铁尔梅兹国立大学、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历史·艺术·技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市和铁尔梅兹市举办。

研讨会开幕式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举行。会议有来自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朗、俄罗斯、法国等8个国家的56名代表参加,开幕式由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副校长邹统钎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乌兹别克斯坦“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第一副校长迪尔穆罗德·纳西莫夫在致辞中表示非常荣幸能够在“丝路大学”举办此次国际盛会,并向远道而来的各国学者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本次会议的举办,必将能够积极推动各国的高校和学术机构深化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合作研究,希望与会专家能够深入交流、各抒己见、优势互补,共同努力推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我校校长孙庆伟在线上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学校聚焦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阐释丝绸之路真实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他强调,本次会议是进一步传承丝路文明、推动科技繁荣、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期望各方携手为守护丝路文化遗产、促进丝路沿线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会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副州长科比洛夫·鲁斯塔姆、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中国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冯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化研究中心(IICAS)主任Evren Rutbil等先后进行线上线下致辞。

开幕式后,特邀嘉宾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艾哈迈达利·阿斯卡洛夫院士和我校特聘教授铁付德研究员分别题为“将乌其特佩2号遗址改造成露天博物馆是时代的需要”“文物保护理念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环节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主持。

陈富林在讲话中希望与会代表能够充分交流,积极探索丝绸之路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领域、新视角、新方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携手抒写丝路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新华章。

研讨会期间与会的30位专家学者围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与实践”“丝绸之路遗址保护技术研究”“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修复研究”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考察了由我校师生正在发掘的苏尔汉河州班迪汉遗址、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撒马尔罕和铁尔梅兹分中心。学者们对中亚地区土遗址保护与利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现场交流与讨论。

10月6日下午,大会闭幕式在铁尔梅兹国立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就深化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共享达成共识,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艾哈迈达利·阿斯卡洛夫院士宣读了共识。

 

开幕式

与会嘉宾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第一副校长

迪尔穆罗德·纳西莫夫致辞

我校校长孙庆伟教授致辞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副州长科比洛夫·鲁斯塔姆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教授致辞

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教授致辞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冯健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化研究中心(IICAS)主任Evren Rutbil致辞

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主持主旨报告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与文化遗产大学第1议题会场

文化遗产署亚赫约·古洛莫夫撒马尔罕考古研究所第2议题会场

铁尔梅兹国立大学第3议题会场 

 

参观考察班迪汉遗址


 

参观考察联合实验室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艾哈迈达利·阿斯卡洛夫院士宣读共识

我校特聘教授铁付德研究员会议总结

 

 

 

历史·艺术·技术——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撒马尔罕·铁尔梅兹共识

 

——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我们一致认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国际合作,以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撒马尔罕分中心启用为契机,建立跨国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促进数据共享与考古资源互通,为遗产保护和数字化提供科学支持,确保丝绸之路沿线重要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深化多学科交叉研究。为应对丝绸之路遗产保护领域的新挑战,我们倡议加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探索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的规律及其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影响与贡献。倡导考古学、历史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攻关世界前沿文物保护技术,提升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监测与展示,以揭示遗产的独特价值。

——促进国际人才培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我们倡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教育合作,推动沿线国家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计划,提供奖学金、研究机会和技术培训,促进青年学者与专业人才的成长,提升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的全球视野和卓越创新能力,有力推动丝路沿线国家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融合,民心相通。

——加强开放与共享,促进丝绸之路文明的互学互鉴。我们呼吁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加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知识的共享,推动文化资源的全民享用,促进遗产与当代社会的融合,以弘扬丝绸之路的历史精神,促进各国文化的互鉴与共融。倡导国际社会认同与尊重丝绸之路文化,每两年由沿线国家轮流举办“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为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遗产保护的全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推广土遗址保护技术,强化遗址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作用。我们将互通并推广土遗址的先进保护技术,为丝绸之路沿线重要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新的方案。呼吁通过建设遗址博物馆,促进丝路沿线重要土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为遗址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提供必要的空间。